1、供需雙方相互信任、相互支持,通過交流才能相互信任,有了信任的基礎工作上才能相互支持。
在上述調查中,部份分岐,源自相互不信任。比如收費問題,醫院抱怨先付費,后服務不人性化。而廠家認為,完成了服務用戶不付款,使廠家工作難以正常進行;或者說:用戶認為既然付了昂貴維修費,廠家就理應提供良好服務。但鑒于客觀原因,維護、培訓不盡人意,由此產生抱怨。雙方如不能相互坦誠布公的溝通,就難以達到相互信任,進而不會相互支持。(如:如果雙方都有相互信任基礎,則就不會發生廠家因傳真機壞,收不到用戶銀行付款收據,而拒不發貨,以至延長用戶設備停機時間)
如果雙方有信任基礎,既便是雙方的口頭協議,雙方都會努力把此事
解決,大家都理解這一道理,為什么不向這個目標努力呢?
2、雙方工程師都需要培訓提升,
廠家的工程師在外語、計算機方面有優越性,但缺乏基礎理論及實踐技能,而醫院工程師正好與此相反,供需雙方工程師完美結合,處理設備故障將事半功倍。
現實情況并不樂觀,廠家工程師擔當了眾多客戶任務,對一個單位故障,多是通過計算機診斷,頻繁地更換配件,一旦成功,提包走人,極少也沒有時間與用戶交流,加之廠家工程師資格新,流動性大,導致處理問題簡單。本院工程師則最有發言權。他們環境熟悉,基礎好,對多發故障的規律性熟悉。(如因三相電源缺相)和(彩超圖象干擾故障),某醫院一臺DR設備故障,廠家工程認為是硬件故障,先后購買了三塊電路和一臺主機,仍不能排除故障,最后發現是電纜固定不緊所致。雖然多付款項退回,但耽誤的開機率,又有誰能給個說法?所以,我們認為,廠家工程師應放下架子,打破常規與本土工程師交朋友,而廠家服務中心也應根據情況,加大對本土工程師的技能提升的支持,利用他們的優勢,服務在用設備,提高設備的完好率。這樣的雙方互補,就會收到事半功倍效果。
3、廠家應拓寬技術支持項目,調動社會資源為充分發揮設備潛能做獻。
本次調查用戶意見較多的是廠家培訓交流少。
開展技術培訓,多些學術交流是基層醫院迫切需要的。通過交流,不僅會提高用戶的操作、預防性維護的技能,更重要的使得用戶學員有了責任感,利用院內人員管好用好自己的設備,提高設備使用率,這對用戶和廠家都是一舉兩得的好事。
此外,社會上活躍的一些第三方維修,是部份醫院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,某種意義上講,也是對廠家維修的互補。有些用戶原來買了廠家保修,就是因個別事例處理不好,用戶憤而轉向第三方保修。用戶認為:價格便宜很多,且是付款靈活,他們自己買了保修,也勸說別家參與。這件事本身應對廠家有所觸動。不過第三方維修有一定局限性,缺乏零配件,使得第三方舉步為艱。對于老型號設備,廠家也應支持有能力的第三方維修單位,擔負一些老設備維修,既解決中小醫院資金短缺,又緩解了廠家戰線長、人員少的矛盾。
關于維修貴問題,目前問題不可能解決。但公司應在技術支持方面拓寬項目。用戶更希望廠家多些學術交流和技術培訓。在設備常見故障,預防性維護措施等專業學習班。廠家若有意,學會可以承擔繁瑣的組織工作,只要廠家委派教員,準備好教材,即可達到相應的目的。
|